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54787|回复: 5

马坚之子讲《阿拉伯通史》的翻译故事,书出版时先生已归真一年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9 20: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10夜



我曾经应约在《北大的大师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中撰写介绍父亲的章节,在谈及父亲的译著《阿拉伯通史》时,在参考李振中教授《马坚传》(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一书中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我是这样写的:

20世纪50年代,国内有关阿拉伯历史的中文图书资料实属风毛麟角,少得可怜。1957年,商务印书馆委托马坚先生翻译一部阿拉伯历史著作,具体翻译哪一本书,由他自己来定。先生经过比较,最后选定美籍黎巴嫩学者菲利普·希提博士的英文专著《阿拉伯通史》。《阿拉伯通史》是他的主要著作之一,该书史料丰富,脉络清楚,文笔生动,而且摒弃了一般阿拉伯史书中常见的那种冗长烦琐的家族语系考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希提在他的书中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绍中世纪阿拉伯人在科学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它对西方科学文化发展的影响,这是其他阿拉伯史书所不及的。希提摆脱了西方史学界“欧洲中心论”的羁绊,肯定了阿拉伯人在历史上对西方文化发展所起到过的重大影响。该书还详细介绍了蒙古人西征的过程和影响,这对于研究中国历史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提先后接受过阿拉伯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教育,并且长期交替生活在这两种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对阿拉伯人和西方人在思想感情、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十分熟悉。作者尊重事实,有科学态度,其思想观点、学术立论比较客观公允,由此可见,马坚先生选择这部阿拉伯历史专著的确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

希提的这部英文版《阿拉伯通史》,纵贯上下数千年,横跨阿拉伯万里江山,个中包含了阿拉伯人的多少盛衰兴亡事。如何用中文将其准确无误地翻译、表达出来,实属不易。马坚先生翻译这部长达75万字的鸿篇巨著,用精雕细刻来概括,一点也不过分。面对如此浩大的翻译工程,他一如既往,一丝不苟。哪怕是一个人名、一个地名也不轻易放过,都一定要经过反复推敲后才确定中文译名。看一看先生留下来的那一本本不同语种的地名译名手册、人名译名手册,可以感受到作为一个学者的严谨作风。

为了帮助中国人解读错综复杂的阿拉伯兴衰变迁史,马坚先生在翻译过程中添加了很多按语和注释。考虑到从事专门研究人员的特殊需要,他又不厌其烦地做了大量中文索引,光是这部分就有120页之多,相当于全书八分之一的篇幅。

与马坚先生先前的众多译著相比,这部《阿拉伯通史》的中译本可谓命运多舛。虽然先生从1957年就着手翻译此书,但由于教学和辅导青年教师的工作繁忙忙,主持编写《阿汉词典》又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加之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的一个接一个的政治运动,这一切造成《阿拉伯通史》的翻译工作时断时续、进展缓慢,直到1965年才得以脱稿。译稿交给商务印书馆之时,已然是“文革”爆发的前夜,赶不及出版了。社会秩序大乱,无论是马坚先生还是出版社,再也无暇顾及这部书稿的命运。进入70年代后,国内政治局势发生微炒变化,上面对文化出版事业有所关注。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商务印书馆的一位编辑很偶然地发现了被丢弃在办公室废纸堆里的《阿拉伯通史》全部译稿。这真是峰回路转,重见天日的译稿又有了希望。此时,马坚先生个人的处境亦有所改善,用不着天天思考和交代自己的“政治问题”了,甚至还有机会看到希提的《阿拉伯通史》第10版英文原著。他依照这个最新的1970年版本,对译稿作了相应的修改。马坚先生后来曾经不无调侃地谈及此事:“虽然被政治运动耽误了许多年,但也因此赶上了使用希提的最新版本,充实了新的内容,这也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

好事多磨,那个年代形势多变,《阿拉伯通史》的出版步履维艰,又是几经波折,直至文革结来之后的1979年12月,这部中文版的《阿拉伯通史》才得以陈列在王府并新华书店的橱窗里,而此时马坚先生已经去世一年多了。

通过上面这些文字,读者可以了解到这个译本的来龙去脉。

希提还写有一本《阿拉伯简史》( The Arabs: a Short History),它其实就是这部《阿拉伯通史》的缩写本,该书英文原版于1943年问间世。20世纪70年代,中国“文革”高潮已过,国内政治形势有所缓和。中国和众多西方大国先后建立了外交关系,甚至与美国的关系也出现了戏剧性突破。也许是出于对外交往的需要,高层发出指示,要加强对外国问题的了解和研究。于是开始有组织地大量翻译国外政治、历史等方面的著作、文章,然后将其中大部分作为所谓的“内部读物”出版。父亲承担了希提的《阿拉伯简史》(1956年英文版)的翻译任务。中文译本由商务印书馆1973年1月出版,书中的扉页上赫然印有“马坚译”的字样。年轻读者们可不要小瞧这三个字,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对于父亲来说,这意味着一种政治上的的解脱。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部简史中译本的正文中有几处译者加括号作了进一步的说明,这是父亲依据《阿拉伯通史》1964年英文版的相关段落补充的内客。此外,父亲还加了很多“译者注”。凡此种种,处处可看出他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学者风范。其后,父亲还承担了几十万字的阿拉伯文专著《阿拉伯半岛》一书的主要翻译任务。蹉岁月中又能发挥些许作用,这对于多年来饱经“文革”冲击而倍感压抑的父亲来说,不啻一剂舒筋活络的良药。

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编写的一些阿拉伯历史方面的专著(包括阿拉伯通史类和阿拉伯国别史著作)先后问世,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这当然有助于推动国内阿拉伯历史的学术研究。但毋唐讳言,无论是在资料的广泛占有方面,还是在研究水准上,它们与希提的这部《阿拉伯通史》仍然有着明显差距,有的甚至有东拼西凑、“炒冷饭”之嫌。这其中既有学术功カ上的问题,也有客观条件差(诸如图书资料、研究经费乏和缺少国际学术交流等)的因素,不过,很值得深思的是,这些年浮躁、好高鹜远、急功近利等不良学术风气的滋生蔓延,不能不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不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我接触过的不少学界同仁对此亦有同感。

我以为,直至今天,“拿来主义”仍然是一条必不可少的路径,在经济发展上是如此,在学术研究上也是如此。你要想超越别人,首先你得了解、熟悉和掌握别人已有的东西。所以,我要特别感谢新世界出版社的钟振奋女士,在图节出版业卷入市场经济大潮的今天,她能以积极的态度接过商务印书馆的接力棒,力挺《阿拉伯通史》的再版工作,的确表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学术眼光。

这个“后记”原本应该由父亲来写,作为希提这部巨著的译者,饱尝个中甘苦的父亲一定会有很多话要讲。一个曾经为之投入大量心血的学者,却不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已辛勤劳动的成果,我真为父亲感到遗憾,感到痛苦,感到悲哀。

父亲这一代老知识分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其其学术上的业绩大都成就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自五十年代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老先生们很难再有大的作为。十年浩劫,这些人更是被“打翻在地”,头上又压了一顶“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父亲结识多年的老友、研究中西交通史造诣很深的历史学家向达教授,他在“文革”风暴席卷北大之初便悲凉地告别了人世。少年时的我曾胡乱翻阅过父亲书柜里陈放着的向达伯伯所著《唐代长安与西城文明》一书,也听到过父亲由衷地称赞“向先生有学间”。惊悉向达先生突然去世,父亲一连几天难过不已。父亲自己虽然幸运地挺过了风雨如晦的十年,但他的身体状况却早已是每况愈下。

1978年春,视力微弱、步履蹒珊的父亲抱病出席了第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聆听了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参加了周扬复出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持的一个学术座谈会。在自己生命最后的数十天里,父亲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委派的一个助手的协助下,整理《古兰经》译稿,准备出版。我在1981年帮助母亲草拟《古兰经》中译本的“后记”时曾经写下这样一段话:“等到子实(父亲字子实一一笔者注)1978年春天重新整理幸存的《古兰经》手稿时,他的身体已经相当衰弱了,只能在床上,对《古兰经》译稿作最后一次修改。就这样一直工作到他去世的前一天。令人万分痛惜的是,百花齐放的春天刚刚来临,国家正需要他充分发挥作用的时候,他没等到《古兰经》译本正式出版,就猝然离去了。”

希提和家父在同一年驾鹤西去,不同的是,其时希提已然92岁高龄,而父亲才72岁,二者相差二十年。生老病死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但从无烟酒嗜好、一向开朗乐观的父亲,如果不是“文革”的折腾,生命本来可以延续得更长,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父亲翻译《阿拉伯通史》的工作,基本上是在北大燕东园25号完成的。从1952年到1976年,父亲在这里居住了24年。2006年,因应约为父亲在北大燕东的故居写一篇拟编入“北京名人故居系列”的短文,我和北大校史馆的一位朋友到燕东转了一圈。许久不到燕东园了,那次旧地重游的感觉可以概括为八个字:惨不忍睹,欲哭无泪。这个当年犹如世外桃源一般的北大教授住宅小区,如今满目疮痍,一片破败的景象。原来好端端的一个个独具匠心的小小庭院,全然被糟得不成样子。父亲的玻璃书房窗外,他精心浇灌养护的那一片青翠曲深的小竹林,曾经是燕东园的一景,现在已荡然无存。看着眼前这栋早已面目全非的25号住宅,我只有无言的伤感。

80年代,一部国产影片的结尾有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一直让我难忘一一已然步入中年的父亲带着儿子默默地站在昔日“战友”们的墓碑前,死者都是一些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充满稚气的孩子问父亲:“他们是英雄吗?”父亲回答说:“他们是历史。”

阿拉伯人面对盛衰荣辱的历史沉浮,固然需要认真加以反思,而我们中国人在批评别人不能正视历史的同时,是不是也应实事求是地好好总结一下自己的历史教训呢(尤其是离我们并不遥远的那段历史)?大家都“以史为鉴”吧!

马志学

2007年9月9日于北大畅春园陋室
发表于 2018-11-9 21: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如何,我们通过不同的侧面会一点点了解整个历史,也为每一辈为学术费尽一生的人们致敬!
发表于 2018-11-9 23: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者的离去是世界的损失
发表于 2018-11-10 11: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翻译本有了第一代人的作品后,后面有人修订的话也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帮助了。
尊重这样老一辈的教门人。
发表于 2018-11-10 11: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老一辈学者致敬,他们为中阿学术做出过巨大贡献!
发表于 2018-11-10 21: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8 19:4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