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72200|回复: 2

当我们在谈论羸弱圣训时,我们在谈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22 22: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我们在谈论羸弱圣训时,我们在谈什么?

                                                                                        问琴
编者按
圣训学发展到今日,早已是硕果累累,然而直到今日,我们尚还停留于浅薄的扫盲期,往往因为不晓得术语的含义,而出现各种啼笑皆非的判断。要么,判假成真,要么,判真成假,而更多的,是对真假之间太多不确定种类的盲目归类与判断。

对于健全、优良、羸弱等这些时常流传于人们口中的圣训学术语,我们的认知实在太过于简单粗暴。我们在事先不了解术语定义的情况下,各种术语汹涌而至,于是,在各种因素的渲染下,健全圣训往往被上升到了断然的级别,而羸弱圣训则被视为洪水猛兽,直接与伪造圣训相提并论。

今日,小可就尝试着分享一下这些定义里往往被人忽略的几个常识。(为了不致于让读者搞混,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暂且不提,并非刻意隐瞒。)
一、

首先,以传述人众寡而论,一般将圣训分为两类,一类是众传,一类是单传。(至于著名圣训,法学家和圣训学家之间存在分歧,暂且不表。)

众传圣训,顾名思义,就是一大群人传来的。伊本·赫哲尔为众传圣训设定了四个条件:

1、传述人数量多到不可能合谋撒谎的程度。

2、每一环的传述人,都达到了上述的要求。

3、第一环节的传述人,必须是亲眼看见了,或是亲耳听见了。

4、所传圣训能够直接给听众赋予一种确信。

只有这四个条件,除此之外,关于传述人,关于传述系统,没有任何条件限制。

而达不到这些条件的所有圣训,都是单传圣训。

所以,所谓健全、优良、羸弱等各种圣训,都是单传圣训。

二、

单传圣训又分两种:被接受的,被拒绝的。

被接受的:通过对传述人的品格和记忆力的肯定,而很大程度上判定他没有撒谎。

被拒绝的:通过对传述人的品格和记忆力的肯定,而很大程度上判定他在撒谎。

注意,是很大程度上的判定,而非确切的肯定。

因为是单传,所以谁也无法确定传述人是否遗忘,或者是否在撒谎。放在当下,一个人说的话,有没有撒谎,这件事情在根本上外人其实没法判定,再正直的人,也有撒谎的可能,而再下流的痞子,也不是没有可能说一回实话。

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要根据其表面去判断,他是否遗忘,或是否撒谎。

因此,圣训学家们设定了一些模式化的、冷酷的、苛刻的条件。

三、

被接受的圣训当中,级别最高的就是健全圣训了,健全圣训的条件有五个:

1、传述系统必须连贯。

2、传述人必须公正。

3、传述人必须具有完美的成竹在胸的记忆能力。

4、圣训没有隐疾。

5、圣训与其它更可靠的人传述的健全圣训之间没有差异。

这是大致的五个条件,第一个条件针对传述系统,第二个条件针对传述人的人格,第三个条件针对传述人的记忆能力,第四个和第五个条件针对圣训明文和传述系统。
如此,便可以引出以下主题了:
其一、上面说了,一个人是否遗忘或撒谎,外人是无法做出确切判断的。圣训学家们设立这么多条件,尤其为传述人的品格和记忆力设定了如此苛刻的条件,目的无非就是让一句本来有可能是谎言有可能不是谎言的言论,通过一些外在线索的助力,让其更加接近不是谎言的一端。但也仅此而已,我们只能做表面的判断,始终无法确定他说的一定是实话,或着一定是谎言。健全圣训,意思就是这个传述人撒谎或遗忘的可能性已经到达了极低的程度,但依旧不是确定。

其二、是否具备上述条件,关乎着一段圣训是否健全。而条件是人为设置的,判断也是圣训学家自己下的。所以,说一段圣训不健全,只是这段圣训没有达到上述的人为设置的条件而已,并非是这段圣训本身就肯定有问题。因为那些条件只是针对表面,而非实质。

如果一个在大家眼里不具备“公正”条件的人,传述了一段圣训,那么,通过圣训学家设定的条件,这段圣训自然是羸弱的,但事实上,谁能确定这段圣训一定就是有问题的。一个不公正的人,难道就没有一次说实话的可能吗?

所以,说一段圣训是健全,或是羸弱,只是根据这些冷酷的条件下一个模式化的论断,并非是说这段圣训本身就确定是真的,或是假的。

伊玛目苏优推说:
如果有人说,这是一段健全圣训,其意为,这段圣训系统连贯,并达到了上述的其它条件,所以,我们就以表面论断,接受了这段圣训,而不是说这段圣训本身就是断然确定的,因为可靠之人也有错误或遗忘的可能。

如果有人说,这段圣训是羸弱的,其意为,这段圣训只是没有达到上述的条件,而不是说这段圣训本身就肯定是谎言。因为撒谎的人也有说实话的可能,出了很多错的人也有对的可能。
所谓羸弱圣训,只是圣训没有达到圣训学家设定的条件,而不是说圣人肯定没有说过这种话,或是传述人肯定在撒谎。只是根据外在的线索,觉得传述人遗忘或错误或撒谎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已。事实如何,真主至知。


其三、对圣训的评定取决于对传述人和传述系统的评定,而传述系统,并非简单的只是连贯或是不连贯,这里面存在着很多会影响判断的可能性。传述人则更复杂,专家们所有的判断都只是针对表面,论一个人是否公正,或记忆力是强是弱,这里面有着太多的关乎判断的不确定因子。而每一个人都只是根据自己的感受而判断。每一个人的判断,都是个人的演绎。

比如,你认为这个人可靠,你就可以将其圣训判断为健全圣训,但另一个人却认为这个人不可靠,因此将其所传圣训定位羸弱或其它。这两人谁也不能说对方的判断是错误的。每一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演绎而判断。

其四、如上,对圣训健全与否的判断,关乎着对传述系统和传述人的判断,而不是天启的或某一个权威说了算的。每一位圣训学家对圣训的评定都是根据自己的演绎,有可能某一位圣训学家所判定的健全圣训,在另一位圣训学家那里并不是健全的。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理由,谁也不能判定对方是错的。不同的圣训学家对同一段圣训的不同判断,便是源自于这里。

其五、上述的健全圣训的条件,只是主要条件,每一个条件之下,又隐含着诸多细节,学者们在这些细节上又有许多分歧,比如,两大健全圣训集作者,布哈里和穆斯利,在两个环节的传述人是否必须要见面这一点上,就出现了分歧,布哈里认为必须要见面,穆斯林则认为只要同时代便足矣。由此,两个没有见面而只是同时代的人传述的圣训,在布哈里看来不是健全圣训,但穆斯林则认为是。

由此,对圣训健全与否的评定,并非都是一锤定音的,而评定了的结果,也只是大致的判断,我们的认知也只能止步于圣训学家的定义,不能超越,不能把健全圣训上升到断然的级别,也没必要视羸弱圣训为洪水猛兽,直接与伪造圣训同等对待。其实,都是单传,都具有真或假的可能,只是以可能性大小而论。而羸弱圣训与伪造圣训之间的距离,未必比跟健全圣训之间的距离要近。

其六、既然在方针基本一致的圣训学家内部,都有着如此繁杂的分歧,并且尚不能作出孰对孰错的判断。那么,与圣训学家的方针有着本质上的差异的法学家群体,对圣训的评定自然与圣训学家有着更大的不同,法学家更重视的是圣训的意义与教律原则的符合与否,所以,他们对圣训的评定有着自己的一套独立而一以贯之的方针,圣训学家的根据表面所做出的论断,在他们那里,不一定受论。这种分歧,不但无可厚非,反而相互制衡又互补,增强了圣训学的丰富性。每一个群体,都根据自己的方针论断。最忌的,便是拿着自己的规则去衡量和论断别人。

如果以圣训学家的标准与衡量法学家的圣训,自然问题多多,但反过来,如果以法学家的标准来衡量圣训学家,问题也未必少得了。只是各司其职而已。万万不可如此去论断。

转自《 作个闲人》微信订阅号
发表于 2018-3-22 22: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凡人评判圣训,很可笑
发表于 2018-3-23 21: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羸弱不等于假,这点很重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9 03: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