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楼主: 启明星

[推荐]先贤的陵墓、拱北、麻扎、碑铭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8-24 06: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丹·乌韦斯汗麻札  15世纪初中国新疆原东察合台系王朝统治者乌韦斯汗的陵墓。新疆习称“速檀歪思汗麻札”。乌韦斯,明史作“歪思”,系成吉思汗第11代后裔,东察合台系汗黑的儿火者之孙,蒙兀儿斯坦(别失八里)之汗。1418年,乌韦斯率部众迁伊犁河流域,改国号为“亦力巴里”,1428年去世,葬于阿布热勒山北麓博尔松河滨。1876年乌韦斯汗麻札重建于今伊宁县东北麻札村内,占地约百亩,陵寝为土木结构,系中国古老的亭阁式建筑。南向,13层为方形,窗系圆形雕棂。一层流檐,20根立柱支撑,二、三层为木结构四角形重檐,飞檐饰以鸱吻,散水覆盖琉璃瓦,顶为六角形塔楼,上竖新月,蔚为壮观。麻札西侧丛林中建有清真寺1座。为新疆伊斯兰教陵墓中独具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    (陈国光)

 楼主| 发表于 2007-8-24 06: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尔腾麻札  中国明末清初新疆伊斯兰教黑山派和卓家族和叶尔羌汗国王室的陵园。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城东北郊。“阿尔腾”系突厥语,又译“阿勒通”、“阿勒屯”等,意为“金子”,引申为“高贵”、“尊贵”,以示该麻札地位之尊。始建于16世纪初期。19世纪中后期,曾进行过全面整修。原建筑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现仅存土坟数十座,其中有土墙围护的3座,相传为黑山派创始人伊斯哈格(实际葬于中亚撒马尔罕)及其子和卓萨迪、孙叶海亚之坟。附属清真寺1座,土木结构。寺内原有1块高l.5米、宽0.7米的石碑,上面刻有阿尔腾麻札和麻札寺的历史及有关情况。1935年,石碑被前苏联一考察队携走。麻札内有:主管谢赫2名,穆德里斯4名,海推布、伊玛目各1名,穆泰瓦利若干。黑山派穆斯林视此为“圣地”,拜谒者甚众。    (马品彦)

 楼主| 发表于 2007-8-24 06: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罕默德·谢里夫麻札     16世纪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苏菲派乌瓦伊西耶教团创始人穆罕默德·谢里夫和卓的陵墓。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城西北郊。始建于1565年。16世纪30年代,叶尔羌汗国(15131678)的阿卜杜·拉失德汗为抵制额什丁和卓家族的势力,延请在中亚的穆罕默德·谢里夫和卓到叶尔羌传苏菲主义学理。谢里夫到来后,可汗及其臣民均成为其信徒。不久,拉失德汗即聘其为国师,每遇大事都征询他的意见。1565年谢里夫逝世,拉失德汗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建造了一座豪华的陵园,于每星期四、五、六前往朝拜,并在麻札守夜。麻札占地约50亩。现仅存土木结构的平顶房两间。外间无陈设,四壁彩绘几何图案、《古兰经》经文及谢里夫和卓家族世系表。内间有谢里夫的伊斯兰式坟头1座,高16米,长、宽各13米。通体以花瓷砖贴面。谢里夫麻札周围大小拱北星罗棋布,皆为其信徒和求其护佑者之墓。附属清真寺1座,礼拜大殿土木结构,方体平顶,是麻札的同期建筑物。    (马品彦)

 楼主| 发表于 2007-8-24 06: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帕克和卓麻札  中国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阿帕克和卓及其家族的陵园。亦称“哈兹拉特麻札”(即圣者之墓),俗称“和卓坟”。因近代讹传为清乾隆皇帝的维吾尔族妃子(容妃,传说中的香妃)葬于此,故又称“香妃墓”。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东北郊。始建于1670年,最初埋葬着阿帕克和卓之父和卓优素福,建筑规模不大。1694年,麻札被黑山派信徒焚毁后,阿帕克和卓又耗费白银数万两,动用数万名民工进行重建。翌年,阿帕克和卓被暴动群众杀死后,也埋葬在其父坟旁。阿帕克和卓因担任白山派首领,其地位和声誉显赫,故麻札即以其名字命名。后其家族成员均葬于此。1811年扩建时,墓室由圆形改为方形,新增了大门楼。1874年,浩罕入侵者阿古柏下令按照中亚麻札的式样改建。改建后的主要建筑有拱北、清真寺(4)、教经堂、门楼(2)、管理人员住房、水房等。各部分自成一体,建筑风格各异,但又相互辉映,组成一个布局合理、完整精美的建筑群。拱北为建筑群体的主体建筑,位于陵园东侧,属阿拉伯式建筑。底部略呈正方形,宽35米,纵深29米。上部为直径17米的巨大穹窿。通高26米。穹窿下是宽敞的墓室,里面排列着阿帕克和卓家族572(现存58)拱形坟墓。四隅各有1座半嵌入墙中的圆柱形邦克楼,内有阶梯可供登临。通体以苍绿色间以蓝、黄等色琉璃砖贴面,使整个建筑更显得巍峨宏丽,庄严肃穆。伊德贾依(1d-gah,即举行斋月仪式的地方)大清真寺在陵园西端。礼拜大殿平面呈凹形,正殿和左右侧殿间以拱形门洞相互连通,顶部形成19个缓斜的圆屋顶,全部用砖建造。大殿长廊由370余根雕花木柱支撑,顶端用小拼木构件相衔接。该寺建筑形式和风格具有特点,在中国伊斯兰建筑中较为鲜见。该麻札发展最盛时,占有土地16000余亩,房屋500余间,以及店铺、水磨、果园等大量宗教寺产。有谢赫、阿訇等教职和管理人员40余人。1948年,麻札的大拱北毁于地震。1956年该麻札被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政府出资按1874年的式样予以重建,占地约200余亩,已面目一新。    (马品彦)

 楼主| 发表于 2007-8-24 06: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泉州艾苏哈卜寺阿拉伯文碑    中国最古老的清真寺阿拉伯文碑刻之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艾苏哈卜寺门楼北墙壁中。始建于11世纪初,14世纪初重修。碑由两条花岗岩石板雕琢而成,每条石板长535厘米、宽35厘米,浮雕两行“三一体”阿拉伯文。译文为:“此地人们的第一座礼拜寺,是这座受祝福的寺。它被称为最古老悠久的寺,公共聚礼之寺,号称艾苏哈卜寺(Masjid al-Ashab,译名‘圣友寺’)。它建于希吉来历400(10091010)300余年后,艾哈迈德·本·穆罕默德·古德斯,即著名的哈吉·鲁肯·设拉齐(a1Hajj Rukn al-Shirazi)修复并更新了它,建筑了这座高耸的拱、高大的门廊、庄严的门和这个新的窗户,于希吉来历710(13101311)竣工。重修者此举系为求得至高无上安拉的喜悦,愿安拉宽恕他和那些以穆罕默德及其家属的名义帮助过他的人。”碑文于1911年首先被瑞士学者白参(Mar Van Berchem)译成法文公布于世。这方阿拉伯文纪念碑是最古的寺史见证。也是中国有关清真寺历史记载最古的阿拉伯文碑刻之一。碑文中所涉及的地名、人名和建筑状况,对于研究泉州伊斯兰建筑艺术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具有重要意义。(陈达生)

 楼主| 发表于 2007-8-24 06: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泉州也门人建寺碑     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建筑的清真寺纪念碑。1940年出土于福建省泉州涂门城基,现存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辉绿岩石琢成,长方形,高505厘米、宽96厘米、厚9厘米。双面浮雕阿拉伯文,正面刻库法体文:“一切清真寺,都是真主的,故你们应当祈祷真主,不要祈祷任何物”(《古兰经》7218)。背面刻4行小楷文,译文为:“虔诚、纯洁的长老,也门阿布扬人奈纳·乌姆尔·本·阿赫迈德·本·曼苏尔·本·乌姆尔建筑了这座吉祥的清真寺的大门和围墙。乞求真主恩赐他,宽恕他。”石碑的造型、雕刻内容以及伊斯兰国家清真寺的传统建筑方式,表明这是一座清真寺的门楣石刻。1352年和1368年泉州两度扩建城墙,以石筑基,此碑即由城基中掘出,故该碑所属寺的年代下限在元末。也门阿布扬在1215世纪与亚丁同为阿拉伯半岛南部最繁荣的商业区,是沟通东方和非洲(萨丁岛)的重要港口,与中国海上交往密切,其名与亚丁并列,被称为“亚丁·阿布扬”。15世纪末,它逐渐被亚丁所取代,只遗留下方圆3公里左右的废墟,从中曾出土大批中国宋元时期的瓷器。该碑是也门穆斯林在泉州活动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元代泉州伊斯兰清真寺建筑史的宝贵史料。(陈达生)

 楼主| 发表于 2007-8-24 06: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州《重建礼拜寺记》  中国元代清真寺汉文碑记。石碑立于河北省定县清真寺内。元至正八年(1348)二月,承务郎真定路安喜县尹兼管诸军奥鲁杨,受益撰文并书丹。碑文19行,足行59字,楷书。主要内容:先叙奉命统领中山府兵马的普公率众捐资重建礼拜寺的经过,再叙作者对伊斯兰教历史、教义、经典、清真寺制度的基本看法,关于元代定州穆斯林及礼拜寺,碑记云:“回回之人遍天下,而此地尤多,朝夕亦不废礼。但府第之兑隅,有古刹寺一座,堂宇止三间,名为礼拜寺,乃教众朝夕拜天、祝延圣寿之所。其创建不知防于何时,而今规模狭隘,势难多容”。论及清真寺建筑制度时云:“惟回回之为教也,寺无像设,惟一空殿,盖祖西域天方国遗制。其房四面环拜,西向东,东望西,南面北,北朝南。中国在西域之东,是教中拜者则咸西向焉”。“今近而京城,远而诸路,其寺万余,俱西向以行拜天之礼,而殿则空焉”。关于教史,碑记云:“考之舆图曰,默德那国即回回祖国也。初,国王谟罕蓦德,生而神灵,有大德,臣服西域诸国,诸国尊号为‘别谙拔尔’,犹华言天使云”。“隋开皇中,国人撒哈伯撒哈的斡葛思始传其入中国”。论及教义时云:“其教专以事天为本,而无像设”。“盖造物之主不可以形迹求,若拟之像,则类物,殆亦渎矣。惟有想无像以表其诚,其遗风流俗之美盖可知也”。“且其拜天之礼一日五行,斋戒之事每岁一举,与夫沐浴无间于寒暑,施与不问其亲疏,则又其笃信力行而无所訾议焉者也”。与儒、释、道教进行比较后,认为佛教、道教“虚无寂灭,不免于妄,且其去人伦,逃租赋,率天下之人而入于无父无君之域”。赞美伊斯兰教“奉正朔,躬庸租,君臣之义无所异,上而慈,下而孝,父子之亲无所异,以至于夫妇之别、长幼之序、朋友之信,举无所异乎!夫不惟无形无像与《周雅》无声无臭之旨吻合,抑且五伦全备,与《周书》五典五停之义又符契而无所殊焉。较之释、老,不大有间乎?”“予因普公之请,而嘉是教之真且纯也,乃为之记”。开伊斯兰教附会儒家学说之先河,对后代穆斯林学者有很大影响。作为迄今中国伊斯兰教最早的汉文碑记之一,具有重要的文物和学术价值。    (冯今源)

 楼主| 发表于 2007-8-24 06: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净寺记》  中国重修泉州清净寺碑文。吴鉴撰于元至正十年(1350)。碑文首段记载了大食国(阿拉伯半岛)的山川地理、风俗民情、物产文化、伊斯兰教义、教规,以及该教首先传入广州,并建怀圣寺等事项。这段记载被认为是继唐代杜环《经行记》之后,14世纪最详细、准确地描述伊斯兰教的汉文文献。碑文第二段记载:宋绍兴元年(1131)撒那威(今伊朗西拉夫)富商纳只卜·穆兹喜鲁丁航海至泉州,在城南部建筑一座礼拜寺,购置房屋田地等作为寺产。元至正初,由于没塔完里(都寺)阿合味的失职,寺产被侵占,寺院荒芜。至正九年(1349),在泉州路达鲁花赤契玉立的帮助下,泉州伊斯兰教长布尔罕丁率领穆斯林重修该寺。由于泉州迄今仅存一座创建于1010年的艾苏哈卜寺,这段碑文遂成为关于1131年伊朗穆斯林曾在泉州创建另一座礼拜寺的唯一见证。碑文第三部分叙述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在广东、福建的传播情况。提及在泉州建筑的礼拜寺达六七座。第四部分记载泉州穆斯林教职人员的情况:泉州穆斯林首领称为“摄思廉”,即教长。在各清真寺内设“益绵”,即伊玛目,亦称“阿訇”;“没塔完里”,负责日常寺务,俗称“掌教”,“谟阿津”,即宜礼员。这是关于中国清真寺实行三掌教制最早的汉文记载。《清净寺记》与广州的《重建怀圣寺记》(1350)、定州的《重建礼拜寺记》(1348)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三通汉文伊斯兰碑铭。《清净寺记》对于研究早期阿拉伯与中国宗教文化交流史,伊斯兰在中国东南沿海港口的传播,以及清真寺的建置、组织机构等都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吴鉴所撰的《清净寺记》原碑已毁。其碑文存刻于1507年的《重立清净寺碑》之中。    (陈达生)

 楼主| 发表于 2007-8-24 06: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立清净寺碑》  中国修葺泉州艾苏哈卜寺纪念碑。明正德二年(1507)由许清、丁仪篆书。现存泉州艾苏哈卜寺内。花岗岩石琢成,长方形,高260厘米,宽110厘米,阴刻22竖行文字。碑文包含两部分:一部分为吴鉴所撰《清净寺记》全文,另一部分记载其所翻录的《清净寺记》的来源和对寺业有贡献者。碑中记:“按旧碑年久朽敝无征。掌教夏彦高……等录诸郡志全文,募众以重立石。”碑与寺同时毁灭于元末。掌教夏彦高募款重刻吴鉴碑记立于艾苏哈卜寺内,是误以为清净寺即艾苏哈卜寺。碑文还记载:“如尚书赵公荣立匾清净寺三大金字以辉壮之。”赵荣为艾苏哈卜寺题匾当在14491475年之间。赵荣所题“清净寺”匾显然是使艾苏哈卜寺在汉文中被称为清净寺的依据之一。《重立清净寺碑》完整地保存了元代《清净寺记》全文,但将清净寺和艾苏哈卜寺混同为一,致使泉州艾苏哈卜寺享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寺名、修寺人物和年代。此误解经考证得到澄清,但数百年来艾苏哈卜寺在汉文中被称为清净寺已约定俗成地延袭下来。(陈达生

 楼主| 发表于 2007-8-24 06: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名《礼拜寺碑记》  中国明代伊斯兰教重要碑记。立于河北大名南关小东街礼拜寺。明正德十四年(1519),大名府知府江宁人金贤应该寺教长杨济民之请而撰。全文收入《大名县志》卷25《宗教篇》。碑记赞颂了先知穆罕默德的圣迹,阐述了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宗教功课、伦理道德,并记述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及其发展的过程。首先介绍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义,“尝考其教,大要以敬天为主,以清心寡欲为训,而正纲常、辨义利、审取舍、昭淑慝,以劝戒者,大抵皆归于道也,其异于诸夏之圣人者盖寡矣。”再叙“隋开皇中,其教始入中国。厥后流衍于天下,日益以蕃。及我国奄有万方四夷来享,而是国之奉珍入贡者独多。从而内徙者,遂建寺以处之,俾崇其教。”继以对话形式阐述作者对礼拜意义的认识:“予惟万物之生本乎天,而所以事天者,一言以蔽之曰:敬事”,“自古圣贤未有不以敬天为急者。然敬天之意存于中,而礼拜者所以将其敬也,建寺者所以洁其地也。圣人之制礼,其所以正人心、扶世教者,此为大。”称赞杨济民阿訇为“率群众而从事于此,可谓能崇其教也。”作者强调“天道善善而恶恶,故《易》以遏恶扬善为顺天。五典克从,敦天叙也;五礼克庸,顺天秩也;无敢戏豫,敬天怒也;无敢驰驱,敬天渝也;于时保之,畏天威也。信斯言也,则其静与天游,动与天俱,诚中达外,纯于善而不杂于恶,而所以事天者有其本矣。不然,虚礼虽隆,而实德以泯,圣人立教之意孤矣。子当求其本而谨之,使无孤圣人之意可也。”该碑记对研究明代伊斯兰教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冯今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9 17: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