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中国宣扬伊斯兰 于 2023-11-20 21:20 编辑
【导师演讲】穆民应当善待他人,全美人道
导师 穆罕默德·哈比卜·尔里米 演讲
一 善待穆斯林、善待所有的人
我们看一个人后世的结局,就看他怎么对待世人,怎么对待穆斯林,怎么对待真主造化的每一物,那就能看出他是属于天堂还是属于火狱。相反,不舍得施舍、吝啬小气的人,他已经远离了真主,远离了天堂,远离了世人而接近了火狱,已经有了火狱的显迹。所以讨真主的喜是在艰难的时候,在条件不够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施舍,他是讨真主的喜爱,是接近天堂,接近真主。所以你要接近世人才可能远离火狱,你要做一个敬畏的人,一旦做到了敬畏,你就可以进天堂,这是一个品德方面的显迹。
遵行圣传真道,就要遵守、要坚守寻求和有品级的,有智慧的,有真知的,有德行的人交友,千万不要跟那些作恶干罪的人,离经叛道的人,异端的人交友。因为至圣(愿主福安之)说:“你交什么人做朋友,真主将以什么人对待你。”凡人非常容易跟随他朋友的道路,你交什么人做朋友就要受他的影响,中国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跟谁交朋友,无形之中就受到影响,潜移默化,最后就变成了跟他朋友同样的道路,走同样的路,同样的归落。所以在敬畏的人上、虔诚的人上、寻求教门中事业的人上,首先就是要跟为主道奋斗的有智慧,有奇迹,有知识,有品行的人去同坐,去交友,以便你得到两世的恩典和利益。
你跟人交友要能够增加你的知识,增加你的功修,增加你的吉庆,在后世的日子还能得到至圣(愿主福安之)的说情搭救,这样的朋友你就可以交。在今生他成为你的安慰,在今生他成为你在圣道的情面,在今生他能够善待邻居,能够善待你,而且能够帮助扶持你,这种人他称为知心之人,这种人在今生的好处里他能听得进你的话,那么就互相鼓励,就都可能进入天堂。凡是在愤怒之中能够克制自己的人,你就可以跟他相交;凡是在愤怒中不能够克制自己,而是胡作非为,胡言乱语,你就要担心这等人会把你误导,使你犯罪错,最后引你进火狱。
所以说弄乱航标的人是两等人:一种是异端之人;一种在愤怒之下就不遵照真主规定的法律来做事,而是自行其是,自以为是,胡言乱语,胡作非为的人。这两等人都是把航标弄乱的人,弄乱航标就不能回到天堂。
二 坚持在人道全美上力行天道
人道的头一件事情就是孝敬父母,因为老人有三个心:一个是多心,一个是疑心,一个是烦心。所以你就要以平安吉庆的语言来使他在多心的时候安心,疑心的时候放心,在烦心的时候悦心。所以在对待孝敬里边不是给老人一点吃的就行,而且是在语言上、在精神上、在他的三个心上都必须要给以治疗,那么对老人的孝顺才会全美。以最好的善待来解除三种对老人的伤害,那么你就做到了孝敬父母。
其次你要疼慈孤儿,接绪骨肉和接绪你的近亲,与人为善,善待一切与你有缘之人,如果你能善待这些,你就已经做到了人道的全美。人道上全美你才能够承领天道,因为我们至圣(愿主福安之)说:“在真主御前最受喜爱的仆民是对人类最有益的人”所以怎么样才能对人类有益,不要有害,“最尊贵的功修是使信士的心快乐、欢乐的人,”所以不要说忧愁的话让信士的心里忧愁,更不要说话让别人感到恐惧,感到失望悲观。这些做法是错的,所以最尊贵的功修是使信士的心欢乐。
如果你能够解除一个信士的饥饿,解除他的忧愁,为他赔偿债务,为穆斯林的需求去奔波,那么你就如同是封了斋月的斋,而且坐了静,谁帮助了受亏的人而去奔波,那么在众人跌倒的时候,真主稳定他的双脚,使他坚定在仙桥(الصراط)上,能够顺利地过仙桥(الصراط),谁要是阻挡了亏伤人的人发怒的话,真主就掩盖他的羞体,使他在今生后世不出丑,的确,最恶劣的性情就是破坏正信(إئمان)的性情,就好像是醋破坏蜂蜜一般,这是在正确的圣训里边所强调的事。
三 解明天堂中的三种居民
(一)公正廉明的国王,就是明君,就是至圣(愿主福安之)所说的爱民如子、公正的君王;
(二)心地善良的邻里;而且是接绪骨肉近亲的,接绪穆斯林同胞的这一部分人,而且他是遵纪守法,喜爱家下人,喜爱他的家属,善待他的家属,不谋非法的的钱财,这一等他是在天堂之中;
(三)至圣(愿主福安之)选取的人;至圣(愿主福安之)首先选取的人就是爱至圣(愿主福安之)超过了他的自身,超过了他的家属,超过了所有的人的那一等人,他就得到至圣(愿主福安之)的喜爱、至圣(愿主福安之)的选择。所以,你们做到这一条的话,你们就在这一等人的队伍中了,你们就远离了火狱。
四 解明火狱中的五种人
(一)当私欲来临的时候,他就对非法的事物不能够制约自己,当一种私欲来到的时候,他对所有的非法就没有了克制能力。他有需求,但是他不追求,他想娶女人但他不娶妻子,就是不娶妻子而干丑事的人;他想钱财,但他不想去合法的去赚取钱财。他游手好闲,而且也不追求后世的功修,不寻求合法的金钱,不喜欢自力更生,不喜欢劳动,不喜欢自食其力,就希望在长官的身边,在权势的周围吃穿用,而且并不在乎它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就是古代的门客一类的人物,这些都是属于当私欲来临的时候不能克制自己的一等人;
(二)用一切手段来掩盖他们的不忠不义的人;
(三)哄骗的人,就是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就是编谎话的人;
(四)非常小气吝啬又扯谎、说谎话的人;
(五)说下流话的人,性格丑陋的人。这些人必定是在火狱之中,人只要避免了这五种行为,他就远离了火狱。
五 解明破产的人
至圣(愿主福安之)说:“你们不要作为破产者。”圣门弟子们问:“那么什么是破产者呢?”至圣(愿主福安之)说:“我教生中的破产者是这一等人,他们虽然带着斋、拜、天课来临了后世,但他们在今生骂这个人,骂那个人,亏妄这个人,亏妄那个人,伤害这个人,伤害那个人,甚至于抢夺人的钱财,这等人到了后世以后,他将用斋、拜,用他的善功来还给这些被亏的人,赔这个人,赔那个人,赔到最后就只有拿别人的罪加到自己身上,代别人下火狱去受罪刑,这等人是破产之人。”凡是亏害了教胞的人,不论是名誉还是财产,都趁早求别人恕过、恕免。到了后世的日子,金钱没有用处了,就必须拿你的拜功,拿你的善功来还,如果还不了的话就要担负别人罪过下火狱受刑。
至圣(愿主福安之)说:“谁要是有报复的能力(就是别人亏妄了自己可以报复他),他却咽下了怒火,到了后世日子,真主就要当众为他挑选一位他所意欲所喜欢的仙女;谁要是放弃了报复而恕饶了别人,那真主每天要观看他七十次,只要真主观看你一次的话,那么真主就绝对不再用火狱来罪刑你。”这个恩典他就得到了,遵行圣传真道就是要有理智,要恕饶人,善待人,而且自己养成一个好的习惯,遇事都能够克制,以真主的法度来作为自己的规范,发怒的人能够劝到他不发怒,那么这个人他就免于下火狱,谁发怒、行亏你阻挡了他,你就可能就被免了下火狱的罪刑。
谁要想免去下火狱的话,谁就要制怒,首先自己不能够怒,而且要与行善的人相处,以便你们一同进天堂。敬畏的人就是抑制发怒的人。真主(تعالى)说:“敬畏的人,他们是在容易和困难时施舍的,是抑制厌怒的,宽恕他人的人。真主是喜爱行好为善的人们的。”(3:134)像这样的人,他是有了高的品级、得到真主喜爱的人。
六 经常提醒死亡
因为至圣(愿主福安之)说:“在所有的劝化里边,只要有一个死字就足之够矣。”所以随时提醒死亡就随时都有一个劝化,因为在《古兰经》3章85节说:“凡是有生命的都要尝死亡的滋味。”所以任何一个生命都逃不了死亡这一关口,迟早都要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时间你不能定住,但大限都有一定,必竟有一天死亡要到来。在中国的一些学者说,主麻是一个尺子,你的寿岁是一个布,每一个主麻量一次,总有一个主麻它就量光了,他就归主了。所以这个主麻在一起礼拜的人,到了下一个主麻还能不能在一起礼拜,很难说。今年尔德还活着的人,到明年的尔德还在不在这个世界上,也是很难说。所以提醒这死亡任何一个人都有好处。当你们牢记死亡的时候,对死亡的判断你们就接受了。接受这个判断了以后,所有的享受和欢乐以及所有的这一些东西都要被割断,所以你就应当记想死亡,而且为死亡之后做一些准备。
凡是真正记想了死亡的人,那么他已经得到了这种劝化,那今生的享受就已经不是他的妄想,而是成了他的忧愁。今生的享受迟早有一天就要丢了,阻止了他对未来的一些妄想,甚至一些不切实际的、一些错误的想法。对于记想死亡的人,他的梦想已经不再是贪图今生的人,就是他的梦想里已不再会是贪图今生了。昏溃的心要醒来,他就需要用舌头来进行许多的劝化,且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只要提到死亡的事,那么他就很容易的接受了这个劝化,所以有理智的人啊,你们要经常提醒死亡,用死亡来劝化就足之够矣了。
谁要是牢记了死亡,那么他在今生会朽坏的院子里边就产生了焦虑,死亡是从一个院子迁到另一个院子里边去,从一个暂存而且是幻境里边的院子迁到一个永远存在的真境的院子里边去。要正确的看待死亡,死亡不是消失,也绝对不是朽坏,是灵魂离开了身体,是从灵魂在肉体里的活的情况成为了另外一种活的情况,就是我们说的:从一个肉体和灵魂结合的生命分开了肉体,但灵魂并没有消失,并没有结束。
我们至圣(愿主福安之)说:“有一些穆民他们不会死,他们只是迁居,对于一般的人,死亡却是最大的灾难。”真主(تعالى)说:死亡的灾难降临于你们的时候。既然死亡是最大的灾难,那比死亡更大的灾难是什么呢?就是忘记死亡,疏忽了死亡,正因为忘记了死亡、疏忽了死亡,他就很少记想真主,很少想到有复生的日子的还报。今生是暂存的,而后世是永恒的,那么在暂存里边没有买下天堂,丢了最永久的恩典,那么在死亡里,的确是对人类一种教诲。
你们要知道,死亡的到来有两种,一种是有显迹的死亡,他在死亡之前有了显迹,这种死亡他可以有准备,但更多的死亡是突然降临,说来就来。生死路上无老少。在街上走的人被车撞死了,而在病床上抢救的人活回来了,所以说生死路上无老少。任何年龄,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都会突然降临死亡,所以在一些可知的显迹还没有出现时候,它是防不胜防。
什么人害怕死亡?就是贪图今生的人害怕死亡,什么人不害怕死亡呢?就是已经为死亡做了准备的人,以及确信了复生日的人,他不害怕死亡,而是节省的过他的今生,节省的把今生费用在真主的道路上。认为今生是漫长的人都是迷误的人。必定他喜爱今生,他认为今生很漫长,其实今生是非常短暂的,中国话里面有:愁愁愁,三岁孩儿白了头。当年还是三岁的孩子,一晃儿头就白了。人生就算你活百岁也才三万六千五百天,更何况人活七十古来稀。那么像这些东西就提醒人们不要把今生看的非常漫长,也不要把虚假的今生、短暂的今生当成是你永久的居住地,而是看成是你的客旅,就像是做客旅游一样,迟早有一天自己要回到自己的家,这个家就是天堂。
喜爱今生的心,就是把虚假的东西作为你的皇王,来指挥你的所有的行动;贪图的心来依恋今生,就使你迷惑在忘记了死亡,忘记了后世,忘记了天堂。所以行圣传真道的人上,为什么要经常提醒死亡!就是一个劝化。任何人回避不了死亡,你不想死,你还得死,你害怕死,你也得死,但是至圣ﷺ说:“在战场上战死的人比在病床上病死的人要更容易的多。”所以人在归主的时候,再来想到他的路费,想到他的这一些,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就提前在对他的死亡做准备,这样的人,他就遵行了圣传真道所提醒的事。
七 讲两个故事
(一)有一个年老的渔夫,他靠打鱼为生,用打鱼来维持他一家的生活。有一天,他好不容易打到了一条大鱼,他非常高兴,这时来了一个无赖,无赖不由分说的抢了他的大鱼,他就不服这个理:你凭什么抢我的鱼。他说理,就被无赖打倒在地,他就哭着向真主求祈说:“主啊,求你给一个公道。”当这个无赖回到家里,要把这条鱼做成一顿美餐,他就去洗这个鱼,他把手伸到这个鱼的嘴里的时候,想不到竟被这条鱼紧紧的咬住不放,他怎么挣也挣不脱,非常的疼痛,痛的他在地上打滚,他的手背就好像被爬了很多的蚂蝗叮咬的一般,冷汗从头上出来,手就像是断了一样,他昏倒在地。在昏倒以后做了个梦,就听见有人对他说:善恶都有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欺负别人绝对不会有好下场,你应当赶快去把这个鱼还给人家,求得人家的宽恕过你,你才有开解。他醒过来以后,去还了这条鱼,然后用了一万个银币做为他的罚赎,请这个人原谅他。于是疼痛止了,手也逐渐地好了,以后他和这个渔夫做了朋友。从此后改恶从善,不再做坏事。
至圣(愿主福安之)说:“谁看见受亏的人向他求救,而没有帮助他的人在坟墓里面要被打一百火鞭。”所以,当遇见有求救的人,那么应该去帮助他。
(二)哈桑来在百塞里这个地方,他来见一个女外哩,这个女外哩叫莱比娅,哈桑向他求婚。同时来的还有哈桑的几个朋友,哈桑就说:“莱比娅,你从我们中间选一个人做你的丈夫吧,因为婚姻是所有一切圣人*的道路啊。”这位女外哩就说:“有些问题我提出来,只要谁能答复我,我就嫁给他。她接着问了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真主(تعالى)说:一伙人进天堂,一伙人下火狱。我是属于哪一伙人?”哈桑答不出来,说:“我不知道。”
第二个问题说:“在母亲的肚子里成形以后,天仙说我是薄福的人还是幸福的人?”他说:“我不知道。”
第三个问题:“天仙对一伙人说:你们不要害怕,不要忧愁,又对另外一伙人说:你们没有喜庆。我属于那一伙人。”哈桑说:“我不知道。”
第四个问题说:“坟墓是天堂中的一座花园,坟墓是火狱中的一座火坑,我的坟墓中的情况是怎么样?”哈桑说:“我不知道,我的确不知道。”
第五个问题是:“到了后世,一些人的脸变成白的,一些人的脸变成黑的,这个时候我的脸是变白的还是变黑的。”,哈桑说:“我不知道。”
那三个人也说不出什么来,最后,他们非常羞愧,没有谈成这个婚姻,这个莱比娅就嫁给了别的男人。不久,她那个丈夫就死了。死了以后,哈桑还是去向她求婚,他就对莱比娅说:“那么长时间你没有了丈夫,你应当结婚,你为什么还没有结婚呢?”莱比娅就对他说:“我的丈夫虽然归主多年了,但我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哈桑又再次向她求婚,她说谁能回答我四个问题我就嫁给他。哈桑就说:“如果真主襄助的的话,我就一定能回答你。”
然后她就说了第一个问题:“如果我归主了,我是有正信(إئمان)的归主还是没有正信(إئمان)的死?”哈桑就说了:“这是未见的事,只有真主知道,我不知道。”
第二个问题:“到了后世的时候,我是用左手接过还是用右手接过功过簿。”哈桑说:“这是未见的事,只有真主知道,我不知道。”
第三件事就是:“天仙呼喊一伙人进天堂,一伙人下火狱,说我是那一伙?”哈桑说:“这是未见,只有真主知道,我不知道。”
然后就提出第四个问题:“真主造化的理智是几份?”哈桑说:“十份,九份给了男人,一份给了女人。”说:“真主造化的私欲是多少?”哈桑说:“十份,一份给了男人。九份给了女人。”
这时,莱比娅就说了:“哈桑老人家啊!我一个女人凭着真主给我的一份理智就控制了我的九份私欲,你能不能用你的九份理智控制你的一份私欲呢?”哈桑又羞愧的离开莱比娅了,这就是历史的故事。你们就分析一下,她把今生和后世看的非常清楚,你们看一个外哩的品级的人是怎么看待今生和后世的,你们去参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