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4-13 20: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追随导师 于 2020-4-13 21:46 编辑
前面是借“两位掌教”之口述说了看月之争,随后,作者借胡登州巴巴嫡传门人“公亮师叔”做了个总结:
我方才听了两位掌教的讨论,殊觉各有道理。法无定法,就四大伊玛目四个麦兹海布都不尽相同。斋月看月一事,讨论了上百至千年,不是贵坊上此时此地的一时讨论,至今没有定论。各家说法总皆认为自家说法才对,因此讲经总是讲不到一起。见月入斋是哈迪斯明文,但看月也总要会看,要明白天理天象……每年看月,各地入斋时间都不统一,月不会有两个,那为何争议如此之大,说明不是月的问题,是我们人的问题。因此前辈先人定下大月初二小月初三,是兼顾了全美三十天和合朔不见新月的两个难题,虽然于天文历算不甚精确,但是保险安全,安定人心……我才疏学浅,虽忝列长辈,但并没有定论,听各位掌教讨论,乜提发心都是极好的,无非是为争论不断的看月纷争拿出个方法,未想反而纷争更大。方才马爷也说,教门是天理人心,这话确实比我们千本万卷的条款来的实在,天理人心上通过的就可以,至于早入一天斋晚入一天斋,都细枝末节,总是为了把斋的,斋要不要把,这才是大根本,这个上有含糊才值得论战。大月初二小月初三和初一入斋既然都各有道理,且能通过天理人心,我看刚才马掌教谈论的时候,也有人频频点头的,说明天理人心过得去,我说,还是各行其是,我江夏人说话和你关中人说话大不相同。我江夏人吃米,你关中人吃面,但不妨碍我们多斯提之间坐在一起说话,一起叩拜同一个真主。你们都是一个坊上的,若为此相互指责为异端,实在是自相残杀,殊非圣人设教之意,我们当阿訇的也实在愧对替圣传教的这个位子。
(节录自《河湟》第205~216页)
斋月封斋,确实是穆斯林信仰大厦上的一个支柱,丝毫马虎不得的。记得有清净圣谕云:信士的所有功修都是为自己的,唯有斋戒是为真主的。可想而知,斋月与封斋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因入斋月而衍生出许多“看月”“领月”的事故,很是让人感到乏累而懊恼。
由于入斋月时的“看月”“领月”,贵圣时代到底如何情形,除了圣训及一些一星半点的文、史记载外,具体细节都是今人随自己所熟悉的生活而“脑补”起来的。比如“心眼见月”,这是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的,甚至入、开斋都提到了前月(舍尔巴乃月)的二十九,很奇葩不是?笔者思谋,到了入斋时提前到前月二十九,是不是入舍尔巴乃月份时也是如此?不然舍尔巴乃月分若适逢小建就只有28天了。如果再往前推,同样,任何一个月都不是二十九天就是三十天,没有多余的。那么,是不是满年都“提前”?还有,贵圣在说“你们见月封斋见月开斋”时还说过:
我们是一个么有知识滴民众,我们不会写,也不会算,所以一个月斯这样,一个月斯这样。圣人说这话滴时候拿手比划,意思斯有滴月斯三十天,有滴月斯二十九天。
(节录自《河湟》第212页)
贵圣说这话时,是不是暗示了,你们可以“心眼见月并领月”?反正笔者没有听到阿訇们说过,大概是经上没有的,是属于秘密地“口传心授”的那种知识。
再比如“仪器看月”。笔者猜想,即使贵圣有真主的“密启”,他知道未来将会有先进的望远镜来看月,但在那时也是无法表述明白的,更不可能会说“当你们用肉眼看不准时,可以借助光学仪器来看”。千百年来,历法在科技进步的同时,天文学家、历法专家们都经过了无数次的计算、推演,鄙人想,他们用的仪器肯定不比我们见到的差,肯定看得比我们更清晰、更准确。
事实上,初一前夜月亮肯定合朔,初一当夜肯定见月,只是地球太大,而且不停地转动着,东西径存在很大时差,有的地方早见,有的地方晚见,或者当晚合朔后晚上没有机会显新月,等新月显时天又亮了,新月被太阳的光所遮蔽,肉眼肯定看不到,真是除了“心眼”,怕连一般地光学仪器也看不到了(实际上也错过了看月的时间:傍晚,早上看到的只是残月,不会有新月)。等到傍晚时(若无云层遮蔽),别说仪器,肉眼也可能清晰地看到了。假如初一的晚上没有机会显新月时,或者即使显了新月也非常的小,除了“心眼”和仪器,肉眼看不到,这时候肉眼看月的人,只能在初二的傍晚见月了。如果初二的傍晚再看不到月,舍尔巴乃月份也满三十天了,再没有理由不进入斋月了。
关于用“心眼”和现代仪器看月的,都属于相当高的级别,是否合乎经训精神,笔者知识浅薄,没敢太多讨论,但觉得《河湟》里公亮师叔的话很有参考价值:各行其是、各干各得吧。之所以在这里提出的原因,是说初一入斋的,并非没有看月,只是“看”的方法不同罢了。
说实在的,依笔者看,肉眼看月是最朴实、最直观、最接底气的方法,只是这种古老的方法在当今这个信息妙传整个世界的时代,像文物一样难以与现实接轨。你在这儿看月说没有见,睡到半夜了,人家在地球那边打电话、发微信过来说:“见月了,斋月吉庆!”怎么办?你领还是不领?舍尔巴乃月份前头的热哲布月份是大建还是小建?舍尔巴乃是大建还是小建?如果前两个月都是小建,这时候确认,舍尔巴乃月份是二十九天,这月传来了,你领还是不领?地球那边的先生们是第二天了,人家们舍尔巴乃月份的天数三十天了。占绝大多数比例的普通群众是既不懂看月更不懂天文历法的,他们看的是“风向”,他们听的是“看阿訇怎么说”。可是阿訇们呢?也不知道怎么办了。因为任何人都无法去向圣人求证,地球那边打电话传来的月领还是不领?贵圣在世那时,没有电话电报,更没有QQ微信,他老人家也没有预言个,说以后有电话微信了的时候,可以用电话微信报月,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的穆斯林见了新月的时候,全世界的穆斯林都要领月。怎么办?谁说了算?驼步人行的光阴,别说地球那边,山那边的月都很难领得上,你一晚夕能走多少路程去报月?延续遵行了上千年的法学经典上所罗列的“律例”还坚持不坚持?
笔者窃以为,在历史上已经践行了悠久的经典是不能忽视的,但泥之则显得呆板,难以与时俱进。很多阿訇、学者都对此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研究,从一些研究总结的综合资料看,传统的四大法学派在看月、领月上均无明显差异,基本上都是见月入、不见月则补足舍尔巴乃月份的三十天后入、可靠信士传月即领月入斋。只是在“领月”方面有“地区”“距离”“时差”等各方面的些微不同:“地面上,有这方见到新月而那方却见不到新月的事情……东西甲乙两地日出时间是按一定的距离出现一定的时差的,有时甲地与乙地的日出,相差数小时之多……因此,全球穆斯林每天功修的时间划一是不现实的……关于斋月之日,一个伊斯兰国家见月,其它与其有共同夜间时刻的国家,得此信息就应当封斋。”(参见本期转载的《新月论》)
通过读《河湟》,结合能看到的一些资料,笔者臆想:看月入斋的确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但是,月份就那么几天,不是二十九天就是三十天,前后最多相差两天(譬如热哲布遇农历小建、舍尔巴乃又遇小建,或者反之),而这“两天”又有现在天文观测机构推算出的“日历”做参照,可能会“缩短为一天”,不可能会“延伸为三天”,“把尔德领到初五去”的笑话不可能再发生了,最迟也在初三就入斋、开斋了。
也许有朋友要问了,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自称鄙人的你自己是什么观点呢?说良心话,鄙人没有观点,一是因学识浅薄,不论经训还是天文知识,都几乎空白,无能力产生自己的观点;二是想享受现成的,世面上那么多阿訇、学者在“研究”,难道还会探不出个“究竟”来供我们遵从?穆斯林本意是顺从,对于苏菲行道之人来说,顺从于道堂的口唤是义务。筛海是一切功修的指导者,筛海咋说就咋做;对于更广泛的穆斯林大众来说,掌教伊玛目就是方向,支持、跟随坊上的伊玛目就是主命,坊上伊玛目咋说就咋办。对于既没有筛海也没有坊上伊玛目可跟随的人来说,现在的这个信息满天飞、信息妙传阿兰的时代,你想听谁的就听谁的,特别自由,你只要准备上分辨真假信息的能力就够了。对于笔者本人,假如(注意,这里说的是“假如”)没有筛海的口唤可遵,亦无“坊上伊玛目”可跟随,就看日历吧!笔者觉得,那些推演日历的天文学家、历法学家们,都绝非吃干饭的等闲之辈,他们很少有机会算错的。会许还有人会质问:难道你不遵经看月吗?笔者真的很少看月,不是不遵经,是“有故”看不了月。一来眼睛近视,想看也看不到,二来看月的人多,咱们有他们看就足够了,他们看了或者领了,咱们跟上就行了,多熬那个心思太伤心费神。对不?
综上述,斋戒是专门为养主坚守的功课,是弱仆通过斋戒化消私欲、体会给养与健康的恩典,以便能更虔诚、更清醒地回归养主。不论是遵行筛海的口唤(筛海掌握表里的知识,既能引领人的外表行为,也能指引人的内在信仰和思想方向)、还是追随掌坊伊玛目(掌坊伊玛目应该就是《古兰经》上所说的“你们当中执掌事情的人”),或者是看不到、领不到月后补足舍尔巴乃月份三十天,或者是依日历而入,都是正确的(诚恳祈求仁慈博爱的真主饶恕我们的无知,承领我们羸弱的功课)。如果有两地不同的情况,也应当给予全面的理解和相互的尊重,毕竟,大家都在争取更正确、更能获得真主喜悦的方式践行功课。唯万能的、全知的、掌管并养育着宇宙的真主洞察一切!
恭请读者诸君提出批评和建议
联系E_mail:sufiwobuzai@foxmail.com
|

|